換熱設備的懸浮于流體的固體微粒在換熱表面上的積聚。這種污垢也包括較大固態微粒在水平換熱面上因重力作用形成的沉淀層,即所謂沉淀污垢和其他膠體微粒的沉積。
換熱設備溶解于流體中的無機鹽在換熱表面上結晶而形成的沉積物,通常發生在過飽和或冷卻時。典型的污垢如冷卻水側的碳酸鈣、硫酸鈣和二氧化硅結垢層。在傳熱表面上進行化學反應而產生的污垢,傳熱面材料不參加反應,但可作為化學反應的一種催化劑。
換熱設備在進行使用時具有腐蝕性的流體或者流體中含有腐蝕性的雜質對換熱表面腐蝕而產生的污垢。通常,腐蝕程度取決于流體中的成分、溫度及被處理流體的 pH 值。除海水冷卻裝置外,一般生物污垢均指微生物污垢。其可能產生粘泥,而粘泥反過來又為生物污垢的繁殖提供了條件,這種污垢對溫度很敏感,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生物污垢可生成可觀厚度的污垢層。
換熱設備的流體在過冷的換熱面上凝固而形成的污垢。例如當水低于冰點而在換熱表面上凝固成冰。溫度分布的均勻與否對這種污垢影響很大。
換熱設備防止結垢的技術應考慮以下幾點:
1)防止結垢形成;
2)防止結垢后物質之間的粘結及其在傳熱表面上的沉積;
3)從傳熱表面上除去沉積物。
防止結垢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設計階段應采取的措施在板式換熱器的設計階段,考慮潛在污垢時的設計,應考慮如下 6 個方面:
1)換熱器容易清洗和維修(如板式換熱器)。
2)換熱設備安裝后,清洗污垢時不需拆卸設備,即能在工作現場進行清洗。
3)應取較少的死區和低流速區。
4)換熱器內流速分布應均勻,以避免較大的速度梯度,確保溫度分布均勻(如折流板區)。
5)在合理的壓力降和不造成腐蝕的前提下,提高流速有助于減少污垢。
6)應考慮換熱表面溫度對污垢形成的影響。 |